1 考试对象及基本情况
按教学要求,2013~2014学年下学期对机类本科生进行统一考察,共有4个专业14个本科班471人参加考试,其中包括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4班141人、机械电子工程1~2班82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3班80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1~5班168人。
考试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由考勤和作业两部分组成,考勤和作业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
期末考试采用笔试形式,试卷出题是教考未分离模式,闭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考试成绩总体分析
考试整体成绩分布见表一:
表一:考试卷面成绩总体分布表
分数段 |
0~59 |
60~89 |
90~100 |
人数 |
41 |
410 |
20 |
比率 |
8.7% |
87.0% |
4.3% |
考试整体情况见表二。
表二:《工程测试技术》考试整体情况一览表
班级 |
人数 |
平均分数 |
最高分 |
最低分 |
优秀人数 |
不及格人数 |
不及格率 |
教师 |
机制01 |
35 |
75.14 |
89 |
62 |
1 |
0 |
0.00% |
胡帮友 |
机制02 |
35 |
74.66 |
85 |
54 |
1 |
2 |
5.71% |
胡帮友 |
机制03 |
36 |
70.47 |
86 |
56 |
1 |
2 |
5.56% |
胡帮友 |
机制04 |
35 |
69.63 |
79 |
56 |
1 |
2 |
5.71% |
胡帮友 |
机电01 |
40 |
75.55 |
96 |
63 |
1 |
0 |
0.00% |
张尚盈 |
机电02 |
42 |
75.34 |
95 |
63 |
1 |
0 |
0.00% |
张尚盈 |
材控01 |
27 |
84.78 |
94 |
65 |
1 |
0 |
0.00% |
吴和保 |
材控02 |
27 |
84.78 |
94 |
65 |
1 |
0 |
0.00% |
吴和保 |
材控03 |
26 |
84.78 |
94 |
65 |
1 |
0 |
0.00% |
吴和保 |
过控01 |
33 |
68.33 |
90 |
0 |
2 |
8 |
24.24% |
杨红 |
过控02 |
34 |
66.94 |
92 |
18 |
4 |
10 |
29.41% |
杨红 |
过控03 |
33 |
71.36 |
94 |
40 |
4 |
5 |
15.15% |
杨红 |
过控04 |
33 |
65.77 |
93 |
28 |
1 |
9 |
29.03% |
杨红 |
过控05 |
35 |
71.20 |
83 |
55 |
0 |
3 |
8.57% |
杨红 |
通过上表可见,本次考试成绩段高分和低分段人数少,中间段人数多,总体平均分为73.74分,考试结果和命题期望值72差距不大。说明对学生教学质量控制程度尚可。
3 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
本套试题覆盖了教学大纲规定的主要知识点,题量适当,理论上应该中等水平学生在规定时间能勉强做完,基本上没有学生有时间复查。
本次考核虽然各任课教师出题题型不完全一致,但是试卷共同特点是内容覆盖程度题量比较大,基本覆盖了课本中的信号分析基础、测试装置的静动态响应特性、工程中常用传感器的转换原理及应用、智能化传感器简介、信号调理方法、记录及存储仪器、信号分析仪及微机测试系统简介、虚拟仪器及工程应用、典型非电量参量的测量方法等所有内容,出题偏重课程前半部分理论内容,考察点不追求难度,而是关注学生对一些基础内容的实际掌握情况,内容全面,题型多样,但基本上都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性应用能力。
试卷的缺点是题目都有一定难度,没有特别易于得分的题目,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出来一些但都会丢分,导致总体丢分过多无法达到命题期望值。
从试卷得分来看,丢分最多的是信号分析基础部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傅里叶变换等数学相关知识点上解题速度要快,反映出数学基础不扎实,关键时刻无从下手。
其次是电桥相关知识,涉及复数变换、电阻平衡、容感平衡,说明这块内容平时缺少训练,学生掌握情况不理想。
今后教学应该增强课题作业、电桥实验等实用内容教学,强调纳入日常教学考核,这样更符合未来实践需要。
4 结论
1、从本次考核卷面成绩来看,总体成绩分布均匀,但有的班级平均分和命题期望值比较高。
2、通过考试成绩分析绝大部分同学掌握了课程基础知识,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但对一些综合技巧和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掌握还不够好,主要原因是本课程是门实践性较强课程,需要大量练习和实验积累,目前学生课外时间投入显然不足。
3、不同老师带的班级平均成绩差距较大,建议今后部分教师针对班级基础和学风情况强化考勤,作业和答疑等教学环节,保证本科学生对本课程整体掌握水平质量达到教学要求。
4、本学期合班规模较大,也可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